电话:0772-6823411
关闭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职场资讯 > 权益保障

入职登记表不能替代劳动合同

来源:鹿寨人才网 时间:2019-10-21 作者:鹿寨人才网 浏览量:

  2016年11月7日,周秀妮被某咨询公司招聘为前台客服。入职当天,公司让她填写《入职登记表》。与其他单位不同的是,这份表格共有三页,除了员工本人身份、受教育情况、工作履历、家庭成员等信息外,还有一项特别提示,内容包括公司规章制度、奖罚办法。周秀妮填完后在下面落款处签了名字,并写下“本人承诺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”的字样。

  过了一个月的试用期后,咨询公司迟迟不签订劳动合同、不缴纳社会保险。2017年4月1日,周秀妮通过快递向单位发出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,公司当日签收。接着,她申请仲裁,要求公司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赔偿。

  仲裁委裁决后单位不服,起诉到法院。经过审理,法院判决咨询公司支付周秀妮未签订劳动合同赔偿金1万元。

  说法:

  案件审理时,咨询公司提交周秀妮填写并签字的《入职登记表》,主张该表具有书面劳动合同的性质,周秀妮对此不予认可。

  《劳动合同法》第十七条规定,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:(一)用人单位的名称、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;(二)劳动者的姓名、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;(三)劳动合同期限;(四)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;(五)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;(六)劳动报酬;(七)社会保险;(八)劳动保护、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;(九)法律、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。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,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、培训、保守秘密、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。

  在咨询公司提供的《入职登记表》中,并未约定用人单位的名称、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,也未注明周秀妮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、工作时间、工资待遇,而且也没有关于社会保险、劳动保护、劳动条件等必备条款。

  由此来看,《入职登记表》是周秀妮入职时填写的关于其个人情况的备案材料,不具备劳动合同的性质,且填写后交由咨询公司保存,周秀妮本人并不持有,不符合《劳动合同法》第十六条“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,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。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”的规定,因而,周秀妮填写的这份《入职登记表》不能视为咨询公司与她签订的劳动合同,所以该公司要向其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赔偿。

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
相关推荐
暂无相关推荐
微信公众号
手机浏览

Copyright ©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鹿寨人才网 (www.luzhaijob.com)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 桂ICP备2021004456号-2 桂公网安备 45022302000099号

地址:柳州市鹿寨县民生路2号紫金园大门口商铺(北部湾银行旁) EMAIL:

ICP经营许可证:桂B2-20220181 人力资源证: 450223-2022-001号

Powered by PHPYun.

关注

用微信扫一扫

反馈
顶部